昨天這場還真是值回票價!四個不過三十的年輕建築師來說說自己的成長背景.雖然年紀很輕,而且都有老爸撐腰,但卻還是殺出自己的路,重點我想就在於"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"!!
Borden,不過大我五六歲,回台灣兩年卻搶到一個34層的住宅案,聽在老龔的耳裡心都在淌血了!老龔這輩子就一個夢想"一路向前衝",卻還只是接接小案子甚至樣品屋 ...現在的建築生態已不再像從前,似乎越來越極端化.台灣還是有許多事務所把建築當成商品,那些像闕哥.老龔這種關注文化.設計過程的建築師,卻總是接不到大案子.台灣政府的思維真的是有問題!荷蘭.日本建築會竄起就是因為政府願意讓年輕人嘗試,但是在台灣卻只能得到這一句話"對不起,你的建築太前衛了!"馬的,那乾脆全部都蓋幻厝好了!直接蓋個墳墓給自己還比較快!
其實去國外念書真的語言是關鍵,它能讓你邁入全球化的趨勢,而不是選擇一輩子窩在國內.昨天也有很多超過五十歲以上的老生建築師參加,也嘗試念幾個英文單字,但好像快要他的命一樣.哥大.哈佛的logic真的是很強,從談吐與思維易嗅出,而且無時無刻都在思考事情."這個可能變成什麼?為什麼不能變成什麼?"一直在思索事情前後關係,與未來可能性.我覺得這是國內學生很欠缺的!總像井底之蛙一樣的學習,還以為看看國外案例就懂很多.哈佛真正強就在於學生的思維,也不是說哈佛有多好,但可以從他們身上來省思自己的不足.很慶幸自己這一生當中能夠踏進建築,不管以後是不是在走這個行業,至少我學了其他大學生永遠學不到的東西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